<sup id="sbjlm"><small id="sbjlm"><delect id="sbjlm"></delect></small></sup><small id="sbjlm"><option id="sbjlm"><form id="sbjlm"></form></option></small><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
  1. <sup id="sbjlm"><small id="sbjlm"><dfn id="sbjlm"></dfn></small></sup>

    1.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SiC產能爭奪戰持續!收購廠房、綁定供應,廠商擴產手段多

      Hobby觀察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梁浩斌 ? 2023-10-28 01:27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碳化硅的產能擴充,已經成為海內外功率半導體廠商的共識。碳化硅襯底作為過去很長時間里,碳化硅產業的增長瓶頸,早期多家海外功率半導體廠商已經通過收購襯底廠商來保障供應以及加快擴產節奏。

      今年以來,碳化硅產業也出現了多起收購以及重大投資事件,包括今年2月Wolfspeed投資20億美元在德國建8英寸碳化硅晶圓廠;設備商Veeco收購Epiluvac,補充碳化硅CVD設備產品線;5月安森計劃投資20億美元增產碳化硅芯片產能;6月意法半導體與三安光電合資建立碳化硅晶圓廠,總投資近230億元等。

      進入下半年,羅姆、博世等巨頭也通過收購來擴大碳化硅產能。

      羅姆、博世收購廠房用于擴產碳化硅

      7月,羅姆宣布收購太陽能電池生產商Solar Frontier在宮崎縣國富町的工廠,計劃將該工廠用于擴大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產能,未來還將成為羅姆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Solar Frontier曾在該工廠生產CIS薄膜太陽能電池,但已停止運營。

      工廠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其中羅姆計劃利用現有11.5萬平方米的工廠建筑以及潔凈室,改造成碳化硅功率器件生產線。這次收購預計在10月完成,并到2024年底開始運營,這將成為羅姆第四座碳化硅晶圓廠。

      據羅姆的估算,通過收購該工廠,2030財年達產后新的生產基地將會幫助歐姆將整體碳化硅產能提升到2021財年的35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羅姆計劃到2025年開始轉向8英寸碳化硅晶圓,而屆時可能也會在這次收購的工廠中引進8英寸晶圓制造設備。

      去年羅姆公布過公司的投資計劃和目標,當時公司計劃到2025財年(截至2026年3月)前最多向碳化硅領域投資2200億日元,這個投資額已經是2021年時計劃的四倍。羅姆社長松本功當時認為,通過新增的工廠以及產能,羅姆有望能夠將其在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市場的份額提高到30%,成為全球第一,而目前羅姆的碳化硅功率半導體份額約為14%。

      不過羅姆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還要繼續增加投入,因為其他功率廠商也正在以動輒數倍的規模來進行擴產。

      德國老牌汽車Tier1供應商博世在8月底完成了對美國芯片制造商TSI Semiconductors的資產收購,包括位于羅斯威爾的工廠、設備、半導體業務等。TSI此前從事模擬、混合信號和設備IC設計和制造,主要以8英寸硅晶圓代工制造為主。

      在收購了TSI位于羅斯威爾的工廠后,博世擁有了在美國本土制造能力,在美國市場上構建了供應優勢。由于羅斯威爾工廠此前主要面向硅晶圓制造,因此博世計劃投資約15億美元將該工廠改造為用于碳化硅半導體器件制造以及測試的工廠,并在未來幾年將制造設備升級以支持最先進工藝,到2026年將生產8英寸碳化硅晶圓。

      博世從2021年起就開始小規模生產碳化硅功率芯片,隨著近幾年汽車電動化的進程進一步加速,博世也開始加大對碳化硅的投資力度。2022年7月,博世宣布在2026年前會在半導體業務上投資30億歐元,其中將投資1.7歐元在德國本土建立兩個全新的芯片研發中心,還將在2023年投資2.5億歐元在德累斯頓晶圓廠增加3000平方米的無塵車間。

      而羅伊特林根工廠作為博世最早生產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的工廠,博世也計劃到2025年投資4億美元用于擴大產能,屆時該工廠無塵車間將擴大近一萬平方米。

      同時在上游襯底供應上,國內碳化硅襯底供應商天岳先進在今年4月披露,2022年公司與博世簽署了長期協議,天岳先進將為博世供應碳化硅襯底產品。盡管博世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可以算是新玩家,不過也可以看到其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Tier1供應商,博世具備廣泛客戶資源優勢之外,也在努力擴大自身在碳化硅領域的布局,擴大產能。

      可以說,目前頭部功率半導體廠商在碳化硅領域的投資,幾乎都在“下重注”,對未來市場對碳化硅的需求十分樂觀。

      上下游產能爭奪戰仍在進行

      在文章開頭我們提到,在過去十多年間,不少功率半導體廠商通過收購來布局碳化硅上游襯底制造能力,以形成垂直整合制造的能力,保障產能以及供應穩定。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海外主流的功率半導體廠商基本都具備了碳化硅IDM的能力,或是綁定了一些碳化硅襯底供應商的產能。

      而近期包括博世和羅姆等的并購動作則是偏向于器件方面,通過收購現有工廠來快速提升產能。另外,鴻海也在今年6月收購國創半導體碳化硅業務,加速旗下電動汽車的量產。

      不過針對上游襯底的產能爭奪依然未停止,全球第三大的碳化硅襯底供應商Coherent(前II-VI)在10月官宣,由日本電裝和三菱電機各投資5億美元,分別獲得Coherent碳化硅業務的12.5%非控股所有權,Coherent則持有余下75%的所有權。在這次交易完成之前,Coherent會將其碳化硅業務剝離并成立新的子公司獨立運營。

      Coherent目前的主要業務包括光子解決方案以及化合物半導體,而將碳化硅業務剝離出來后,獨立運營的碳化硅業務將能夠集中資源,加速擴大業務規模,而Coherent目前主要的光通信、激光器等光子解決方案業務也能夠更加專注,明確發展方向。

      而電裝和三菱投資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碳化硅襯底的供應。兩家公司合計投資10億美元的同時,Coherent也與雙方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將長期為三菱和電裝供應6英寸以及8英寸的碳化硅襯底和外延片。

      實際上當前碳化硅襯底的產能依然很搶手,供不應求仍是市場現狀。據Yole預測,2025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5.62億美元,2019年到2025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

      因此,碳化硅襯底廠商再次成為了“香餑餑”,產業鏈廠商通過各種方式來與襯底或器件供應商綁定產能供應,簽訂長期供應協議等等。今年2月汽車Tier1巨頭采埃孚向碳化硅襯底龍頭Wolfspeed投資數億美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同時,還支持Wolfspeed在德國建造8英寸碳化硅晶圓廠。

      芯片巨頭意法半導體早在2019年收購了碳化硅襯底廠商Norstel,但Norstel的產能難以幫助意法半導體實現自給自足,因此在對外采購的同時,也在通過投資來綁定碳化硅襯底的產能。

      今年6月意法半導體與三安光電簽署協議,合資在重慶共同建立一個新的碳化硅器件制造工廠。除了合資的碳化硅晶圓廠之外,上游材料配套方面也由三安包攬。三安光電計劃投資約70億元,獨資在重慶設立8英寸碳化硅襯底工廠,將利用自有的碳化硅襯底工藝單獨建立和運營,以滿足合資工廠的襯底需求,并與其簽訂長期供應協議。

      寫在最后:

      未來電動汽車等市場需求,給碳化硅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而產能作為限制當前碳化硅市場增速的重要原因,可以看到各大產業鏈企業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去保障供應以及擴大產能。產能爭奪戰在未來一兩年中可能都會在碳化硅行業中成為常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SiC
        SiC
        +關注

        關注

        25

        文章

        1911

        瀏覽量

        6107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因無法滿足客戶訂單,需求大于供給,硅晶圓持續漲價到明年【硬之城電子元器件】

        廠房設備折舊,也是環球晶圓成本競爭力高出業界一大截的重要關鍵。另外SUMCO透露將會,將針對特別客戶、產品進行,產能最快2019年出來,至于環球晶圓未來
        發表于 06-14 11:34

        又一MLCC巨頭斥資!為應對車用需求投資60億日元

        持續供不應求,加之競爭對手不斷的情況下,京瓷的產能如今正以約30%的年增長率來應對市場需求的擴增,希望通過積極增產投資、加快供應體制的擴充速度。因此本次計劃將會給京瓷帶來較為可觀的效益。`
        發表于 10-22 15:47

        x86和ARM的嵌入式市場爭奪

        爭奪戰。雖然兩大嵌入式平臺在技術上各有優劣,它們正相互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誰贏得更廣泛的軟件支持,誰將有可能在市場上勝出。     
        發表于 07-19 07:22

        全球大蓋晶圓廠,產能過剩早晚來到?精選資料分享

        廠商展開,英特爾、三星等國外廠商,也提高資本支出計劃,晶圓代工是否會從產能供不應求走向產能過剩?這...
        發表于 07-20 07:47

        富信半導體:投資10億片式電阻,月產250億只

        產能250億只/月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市場環境下,國產元器件行業紛紛加強布局,發展技術緊抓
        發表于 12-31 11:56

        聯發科手機芯片大陸稱王在望 爭奪戰白熱化

        爭奪戰白熱化!聯發科(2454)今年力求拿下5成市占率,但面臨高通高階智慧手機晶片下半年產能解套有譜,聯發科正步步為營,日前將業務暨客戶管理部門領
        發表于 05-08 08:39 ?352次閱讀

        觸控行業持續火爆 芯片廠商各展絕技

        廠商跑馬圈規劃新格局,要么產能,要么兼并收購、要么投資新建廠房,引進新的生產線,不遺余力地搶占市場份額。但是也有在發展勢頭正盛的時候轉賣廠房、倒閉的廠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不禁讓人疑惑。
        發表于 11-05 14:54 ?1913次閱讀

        中國晶圓廠今年將是人才爭奪戰關鍵年

        爭奪戰的關鍵年。
        發表于 03-23 07:17 ?1345次閱讀
        中國晶圓廠今年將是人才<b>爭奪戰</b>關鍵年

        五巨頭打響人才爭奪戰 AI領域人才稀缺

        爭奪戰早已拉開。就拿今年來說,Pinterest的首席技術官Vanja Josifovski跳槽到了Airbnb,而Pinterest聘請了沃爾瑪的首席技術官Jeremy King
        發表于 01-03 14:39 ?516次閱讀

        外企對國內動力電池爭奪戰升級,鋁塑膜或將迎來熱潮

        爭奪戰也是暗流涌動。近段時間,歐洲三大豪門車企大眾、戴姆勒、寶馬紛紛掀起了爭相綁定中國電池生產企業的狂潮。
        發表于 07-31 09:33 ?591次閱讀

        NAND Flash快閃存儲器供應仍有缺口,廠商以增加產能

        供應仍有缺口,導致價格繼續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包括國際大廠三星、SK海力士、東芝,以及中國廠商長江存儲存紛紛宣布以增加產能之際,7日美商存儲器大廠美光(Micron)也宣布,以補足市場供不應求的缺口。
        發表于 09-03 16:42 ?732次閱讀

        Silex的瑞典MEMS線已完成升級

        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且產能供應持續吃緊;與此同時,賽微電子引入國家大基金,同步在國內投建MEMS代工線。 五年后,Silex的瑞典MEMS線現已完成升級,賽微電子首條北京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通線投產,新增產能1萬片/
        的頭像 發表于 10-10 10:04 ?3129次閱讀

        半導體人才爭奪戰空前激烈,各地紛紛加入搶人大賽

        持續蔓延,但是半導體行業的春季人才爭奪戰全面打響。首先,作為半導體重鎮的臺灣,臺積電和聯發科計劃今年雇用超過 10,000 名工程師,以支持其
        的頭像 發表于 03-22 09:46 ?1273次閱讀

        TCL華星舉行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主廠房封頂儀式

        項目主廠房封頂儀式于武漢光谷成功舉辦。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5:57 ?2023次閱讀

        全球SiC產能“戰備競賽”打響,國內進度如何?

        SiC供不應求,已經是行業共識。自從電動汽車興起,特斯拉率先在電動汽車上大規模應用SiC功率器件,需求開始爆發后,產能不足成為了SiC應用擴張的最大障礙。 ? 據統計
        的頭像 發表于 07-13 07:05 ?3691次閱讀
        韩国主播AV福利一区二区,娇妻的闺蜜下面好紧,少妇SPA私密推油按摩受不了,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sup id="sbjlm"><small id="sbjlm"><delect id="sbjlm"></delect></small></sup><small id="sbjlm"><option id="sbjlm"><form id="sbjlm"></form></option></small><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
        <tr id="sbjlm"></tr>
        1. <sup id="sbjlm"><small id="sbjlm"><dfn id="sbjlm"></dfn></small></sup>